很幸運地在《孤味》已經上映許久之後,和最好的女朋友一起去看了這部片。
如果你期待我要寫下什麼影評,那倒是沒有。我從以前就不太崇尚解讀已完成作品的論調。從前上國文課或讀文化教材,看到註釋自己都很是生氣。因為我覺得,就不能只是這位詩人或作家心血來潮想寫首詩或文章,又恰巧將它完成了這樣嗎?既然作者本人都bJ4了,幹嘛我們這些幾十、幾百年後的外人硬要解釋呢?拜託哪個好心的,不要在幾千幾百年後解讀我的文章到「國破山河在」那裡去。我就只是想要寫,也謝謝你收看。
不過,身為台南女兒,總比別人有多一點立場在這部電影上著墨吧?如果說電影的標題是孤味,我只想如果叫《孤躂》會不會更貼切?因為《孤味》的台語解釋是「獨沽一味」,指的是對自己有所堅持任性和專注的追求某件事情,如果著魔了一點就會顯得「孤躂」:一個人由堅持到固執,顯得無法溝通,讓人相處起來不舒服,所以最後常常心靈上孤單一個人。不過,畢竟「孤躂」在台語中是帶貶義的形容,如果真用了這個電影名字好像不大吉利,不討喜也不容易賣座。看解釋,有人把「孤躂」和「孤單」在台語中劃上等號,可是對我來說,它們是截然不同的意思,在描述的層次上也很不一樣。所以我還是想,「孤躂」和「孤味」比較相近一點。
看完電影後我會想,「孤躂」的我們,到底是堅持了哪一味?我看起來,雖然沒有電影裡秀英阿嬤強要維繫走味婚姻中的那一味,但我是不是卻也堅持了另一番走味的那一味?我在波濤洶湧的傳統大環境中,以包裹著亟其現代的糖衣中長大,所以我還是期待著,不理解我的人理解我,不欣賞我的人欣賞我。我還是錯亂的以為,只要「做對了」什麼,別人就會喜歡我;然而事實是,喜歡我,不需要理由;不喜歡我,總也不需要藉口。
前幾天很榮幸地在一群可親的長輩前,用台語分享了近幾年在國外的生活所想。那段分享,嚇壞了爸媽。所以呀,他們了解我,卻也不了解我:了解我的是,知道我台語從來就不是很輪轉,所以沒有期待就不怕受傷害。老爸說他起初以為,我只是在開頭用台語禮貌的和長輩們打打招呼;而不了解我的是,哪知道我就這樣完成了一篇講演。其實,基於心中相當敬重這一群可親的長輩,所以我用盡了畢生和阿嬤所學的台語,再加上工作中仍需使用台語的機會,要自己完成了全篇化台語演講。造成是,媽媽也很驚奇我台語怎麼這麼好。我的「孤味」和「孤躂」,在此刻顯得美好,幫助了我完成這一件美好的事。
你的孤味,是哪一味呢?好的那一味,我們能否擇善固執的留下;而過時的那一味,能不能像秀英阿嬤一樣,拿出心中以為需要珍藏的小鐵盒,將該簽的簽一簽,該斷的斷一斷,勇敢地將它燒作灰燼?
CultureLittleBigWomen